党建强医院强 党旗红医院兴 ——德阳第五医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

2021-06-21

“社会责任为先,人民健康至上。”这是德阳第五医院的办院理念,既展示了新时代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担当,也彰显了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积极向上、勇于拼搏的风貌。

创建于1958年的德阳第五医院,前身是东方电机厂职工医院。近年来,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以医疗服务为重点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助推医院健康持续发展,成为德阳地区颇具盛名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,骨科、普外科、内分泌科、妇产科、检验科相继创建为德阳市医学重点专科,为区域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。

是什么驱动德阳第五医院实现高速度与高质量并行发展?该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肖鉴的回答一语中的,“充分发挥党建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统领作用,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,以党建引领强动力,同频共振促发展,奏响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、高速度发展强音。”

 

01 党建引领  亮起同向发展指路灯

 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”党建强,医院强;党旗红,医院兴。近年来,德阳第五医院立足“党建强院”,创新组织建设,增强发展支撑力;注重价值引领,打造文化竞争力,始终坚持让党建的光芒闪耀在医护的每一个环节,每一个细节。党建像一根金丝带,起到了凝心、集智、聚力的作用,串起了发展的同心结,亮起了同向的指路灯。

该院充分发扬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光荣传统,把支部建在了医院最基层。在医院党委领导下,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,以提升基层党支部服务能力为抓手,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,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、每名党员,从基层党组织的“基本单元、微细胞、奠基石”开始,以小见大,一以贯之地持续用力,让红色基因在团队心中生根发芽,更让基层组织在固本培元中焕发新活力。

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,该院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医院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,激发全院党员心向党、跟党走,立足岗位、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情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实干担当献礼建党100周年。该院神经内科主任、内科系统支部书记何倩说,以前认为只要搞好专业就行了,现在认识到每个人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,还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。通过学习,大家的政治觉悟提升了,凝聚力增强了,自觉主动地想办法谋发展,在提高医疗质量、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。

党建基础在支部,把基础打牢了,行动才更有自觉性。为此,该院党委制定了“医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”,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作决策、促改革、保落实的领导作用。同时,构建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体系,将“三会一课”制度的落实、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、发展党员工作等纳入党支部考核内容。

“一支部一品牌”主题党日已经成为规范要求。从该院党委办公室了解到,通过抓实主题党日,加强支部创新活动,推进支部建设;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系列活动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;推行“红色教育+党性教育”学习模式,把创新党员教育作为“红色引擎”,达到党建引领促发展、业务融合双提升的良好效果。

人心齐,泰山移。当前,该院各项发展都走上了快车道,员工人数达500余人,中高级职称近200人,医疗设备千余台,年门急诊近20余万人次,住院达14余万人次,手术近4000人次,为保障区域居民健康发挥了龙头带动和保障作用。

 

02 党旗高扬 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

 

“时刻听从党的召唤!”回首庚子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在该院党委带领下,“党员先锋突击队”第一时间成立,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,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挺立,筑起一道道严密的疫情防控线,取得了抗疫积极成效。

党旗所指,就是冲锋所向。能取得这样的战“疫”成果,与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把党建作为根本建设,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到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密不可分。

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,该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,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。医院党委一声令下,5个基层党组织,近百名共产党员,500余名干部职工冲锋在前,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。发热门诊、预检分诊,火车站、汽车站,只要有疫情排查监测任务,第一线、最前线,总有该院共产党员无私、无畏的身影出现。

该院主动请缨,奔赴德阳火车站抗疫一线,严防严控,守住德阳“大门”。白衣天使个个奋勇、人人争先,组成体温监测工作小组,放弃节假日,投入到火车站体温筛查点执勤工作中。从东方即白到子夜如墨,每天几十趟火车停靠,面对归心似箭的人潮,大家仔细筛查、登记,直至送走最后一位旅客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敬畏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崇高精神。

心中有光,必有远方。疫情面前,社区是居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第一道“防堤”。在党旗引领下,该院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当好表率、走在前列、干在实处。社区医务人员每天早出晚归,穿梭在社区每个角落,挨家挨户发放告知书、宣传防疫知识;对外地返德居民进行排查,做好居家医学观察,每日测体温不少于2次;发现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,及时统计上报,协助转运,全面环境消毒,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严密防线。

经此一“疫”,党建重要性愈发凸显。为此,该院将2021年作为医院党建质量提升年,制定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》《医院党建工作要点》,对加强医院党的领导和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;采取“送出去、请进来、自己讲”等方式强化培训,坚持民主集中制,严格落实党委会议事制度、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策制度等规则,持续推动决策民主化、科学化;落实两个责任,深化党风廉政建设;通过抓好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,引领全院职工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现实动力。

 

03 党徽闪耀 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

 

进村入户健康义诊,该院在持续进行;入小区进社区,以送医上门为特色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,开展得有声有色。在该院医务工作者心中,不管是看病,还是护理,都是为患者服务,一切以人民为中心,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。

对于该院首席专家陈玉祥医生来说,加班已成为常态。为什么?他不愿意让患者多等,所以常常下班还在接诊。他笑着说,辛苦他一人不怕,只要换得群众安康就行。陈玉祥说,带人才、求发展是他的责任,不忘初心立恒志、矢志不渝为健康是他的奋斗目标。

学党史、知党情、跟党走,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其实就在日常生活、工作中。对于医生来说,不断提高技术,减少患者痛苦,就是为群众办实事;对于护士来说,不断提高服务水平,做专科护士,让服务更贴心、更专业,就是为群众办实事。

在医院,患者摔倒了,他们主动扶起;上楼梯,患者腿脚不方便,他们上前搀扶;看到困难患者需要资助,他们发起捐款活动;慢病患者时常来住院,来得多了,他们成为亲戚,电话预约,门口接送,俨然成为一家人……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,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上演,真实而感动。他们认为,为人民服务,是医者的本职。
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落脚点,是检验和评价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。该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肖鉴说,“结合医院实际,发挥特色优势,立足岗位为民服务,创新方式方法,把‘我为群众办实事’与解决群众在卫生健康服务方面遇到的‘急难愁盼’问题结合起来,把党史学习成效体现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事业发展实践中,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,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

改善服务体验,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“操心事”。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医院”建设,实行电话、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预约挂号,实现就诊及辅助检查分时段预约。开通微信、支付宝及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,配置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打印自主终端服务设备。

优化服务流程,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“烦心事”。该院每年补贴200余万元,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、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信息档案,辖区居民健康建档37000余份,建档率达81%,免费为居民健康体检3500余人次。针对不同类型病人,建立高血压、糖尿病等9个病友健康俱乐部,受到8000多名会员及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。针对铁西区距离市区远、交通不便,且老年人多、就医难的实际问题,该院党委联合孝感街道铁西社区服务站,设立“健康小屋”,为社区居民送医疗健康服务近20次,开展健康讲座6次、义诊30余次,服务群众200余人次,获社区居民“点赞”。

提升服务质量,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“揪心事”。该院引入“五心服务”理念,用心倾听、细心诊疗、耐心解答、热心服务、真心惠民;日常开展核心制度培训与保障患者安全专项活动,认真落实患者“十大安全目标”;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,深入开展品管圈活动,持续推进6S管理,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。

 

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党建做实了就是战斗力,做深了就是竞争力,做活了就是创造力。当前,德阳第五医院正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落实重点工作结合起来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,秉承“志存高远,健康至上”的医院精神,在宏信健康“一套体系、一张网络、一家医院”创新管理模式指导下,全面导入6S、QCC、TüV等现代医院管理架构,助推德阳第五医院中江院区(中江德康医院)开业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,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。

“社会责任为先,人民健康至上。”这是德阳第五医院的办院理念,既展示了新时代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担当,也彰显了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积极向上、勇于拼搏的风貌。

创建于1958年的德阳第五医院,前身是东方电机厂职工医院。近年来,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以医疗服务为重点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助推医院健康持续发展,成为德阳地区颇具盛名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,骨科、普外科、内分泌科、妇产科、检验科相继创建为德阳市医学重点专科,为区域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。

是什么驱动德阳第五医院实现高速度与高质量并行发展?该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肖鉴的回答一语中的,“充分发挥党建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统领作用,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,以党建引领强动力,同频共振促发展,奏响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、高速度发展强音。”

 

01 党建引领  亮起同向发展指路灯

 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”党建强,医院强;党旗红,医院兴。近年来,德阳第五医院立足“党建强院”,创新组织建设,增强发展支撑力;注重价值引领,打造文化竞争力,始终坚持让党建的光芒闪耀在医护的每一个环节,每一个细节。党建像一根金丝带,起到了凝心、集智、聚力的作用,串起了发展的同心结,亮起了同向的指路灯。

该院充分发扬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光荣传统,把支部建在了医院最基层。在医院党委领导下,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,以提升基层党支部服务能力为抓手,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,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、每名党员,从基层党组织的“基本单元、微细胞、奠基石”开始,以小见大,一以贯之地持续用力,让红色基因在团队心中生根发芽,更让基层组织在固本培元中焕发新活力。

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,该院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医院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,激发全院党员心向党、跟党走,立足岗位、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情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实干担当献礼建党100周年。该院神经内科主任、内科系统支部书记何倩说,以前认为只要搞好专业就行了,现在认识到每个人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,还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。通过学习,大家的政治觉悟提升了,凝聚力增强了,自觉主动地想办法谋发展,在提高医疗质量、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。

党建基础在支部,把基础打牢了,行动才更有自觉性。为此,该院党委制定了“医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”,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作决策、促改革、保落实的领导作用。同时,构建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体系,将“三会一课”制度的落实、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、发展党员工作等纳入党支部考核内容。

“一支部一品牌”主题党日已经成为规范要求。从该院党委办公室了解到,通过抓实主题党日,加强支部创新活动,推进支部建设;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系列活动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;推行“红色教育+党性教育”学习模式,把创新党员教育作为“红色引擎”,达到党建引领促发展、业务融合双提升的良好效果。

人心齐,泰山移。当前,该院各项发展都走上了快车道,员工人数达500余人,中高级职称近200人,医疗设备千余台,年门急诊近20余万人次,住院达14余万人次,手术近4000人次,为保障区域居民健康发挥了龙头带动和保障作用。

 

02 党旗高扬 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

 

“时刻听从党的召唤!”回首庚子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在该院党委带领下,“党员先锋突击队”第一时间成立,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,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挺立,筑起一道道严密的疫情防控线,取得了抗疫积极成效。

党旗所指,就是冲锋所向。能取得这样的战“疫”成果,与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把党建作为根本建设,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到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密不可分。

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,该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,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。医院党委一声令下,5个基层党组织,近百名共产党员,500余名干部职工冲锋在前,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。发热门诊、预检分诊,火车站、汽车站,只要有疫情排查监测任务,第一线、最前线,总有该院共产党员无私、无畏的身影出现。

该院主动请缨,奔赴德阳火车站抗疫一线,严防严控,守住德阳“大门”。白衣天使个个奋勇、人人争先,组成体温监测工作小组,放弃节假日,投入到火车站体温筛查点执勤工作中。从东方即白到子夜如墨,每天几十趟火车停靠,面对归心似箭的人潮,大家仔细筛查、登记,直至送走最后一位旅客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敬畏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崇高精神。

心中有光,必有远方。疫情面前,社区是居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第一道“防堤”。在党旗引领下,该院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当好表率、走在前列、干在实处。社区医务人员每天早出晚归,穿梭在社区每个角落,挨家挨户发放告知书、宣传防疫知识;对外地返德居民进行排查,做好居家医学观察,每日测体温不少于2次;发现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,及时统计上报,协助转运,全面环境消毒,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严密防线。

经此一“疫”,党建重要性愈发凸显。为此,该院将2021年作为医院党建质量提升年,制定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》《医院党建工作要点》,对加强医院党的领导和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;采取“送出去、请进来、自己讲”等方式强化培训,坚持民主集中制,严格落实党委会议事制度、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策制度等规则,持续推动决策民主化、科学化;落实两个责任,深化党风廉政建设;通过抓好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,引领全院职工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现实动力。

 

03 党徽闪耀 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

 

进村入户健康义诊,该院在持续进行;入小区进社区,以送医上门为特色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,开展得有声有色。在该院医务工作者心中,不管是看病,还是护理,都是为患者服务,一切以人民为中心,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。

对于该院首席专家陈玉祥医生来说,加班已成为常态。为什么?他不愿意让患者多等,所以常常下班还在接诊。他笑着说,辛苦他一人不怕,只要换得群众安康就行。陈玉祥说,带人才、求发展是他的责任,不忘初心立恒志、矢志不渝为健康是他的奋斗目标。

学党史、知党情、跟党走,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其实就在日常生活、工作中。对于医生来说,不断提高技术,减少患者痛苦,就是为群众办实事;对于护士来说,不断提高服务水平,做专科护士,让服务更贴心、更专业,就是为群众办实事。

在医院,患者摔倒了,他们主动扶起;上楼梯,患者腿脚不方便,他们上前搀扶;看到困难患者需要资助,他们发起捐款活动;慢病患者时常来住院,来得多了,他们成为亲戚,电话预约,门口接送,俨然成为一家人……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,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上演,真实而感动。他们认为,为人民服务,是医者的本职。
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落脚点,是检验和评价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。该院党委书记、院长肖鉴说,“结合医院实际,发挥特色优势,立足岗位为民服务,创新方式方法,把‘我为群众办实事’与解决群众在卫生健康服务方面遇到的‘急难愁盼’问题结合起来,把党史学习成效体现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事业发展实践中,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,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

改善服务体验,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“操心事”。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医院”建设,实行电话、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预约挂号,实现就诊及辅助检查分时段预约。开通微信、支付宝及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,配置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打印自主终端服务设备。

优化服务流程,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“烦心事”。该院每年补贴200余万元,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、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信息档案,辖区居民健康建档37000余份,建档率达81%,免费为居民健康体检3500余人次。针对不同类型病人,建立高血压、糖尿病等9个病友健康俱乐部,受到8000多名会员及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。针对铁西区距离市区远、交通不便,且老年人多、就医难的实际问题,该院党委联合孝感街道铁西社区服务站,设立“健康小屋”,为社区居民送医疗健康服务近20次,开展健康讲座6次、义诊30余次,服务群众200余人次,获社区居民“点赞”。

提升服务质量,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“揪心事”。该院引入“五心服务”理念,用心倾听、细心诊疗、耐心解答、热心服务、真心惠民;日常开展核心制度培训与保障患者安全专项活动,认真落实患者“十大安全目标”;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,深入开展品管圈活动,持续推进6S管理,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。

 

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党建做实了就是战斗力,做深了就是竞争力,做活了就是创造力。当前,德阳第五医院正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落实重点工作结合起来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,秉承“志存高远,健康至上”的医院精神,在宏信健康“一套体系、一张网络、一家医院”创新管理模式指导下,全面导入6S、QCC、TüV等现代医院管理架构,助推德阳第五医院中江院区(中江德康医院)开业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,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