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嗝不用慌,中医来支招!

2023-09-07

几乎每一个人都发生过打嗝,偶尔打嗝无伤大雅,打嗝有时可以自己止住,若一直打嗝,就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。

引起打嗝的原因

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种,包括胃、食管功能或器质发生改变。还有外界物质、生化、物理刺激引起。比如:饮食过多、过快,饮用过量碳酸饮料或酒精,以及冷热刺激,过度兴奋或紧张等,都会引起打嗝。一般情况下,打嗝不太会影响身体健康,但会给工作、学习、社交带来不便。

中医谈打嗝

 

中医学上称打嗝为“呃逆”,《黄帝内经》中叫“哕”。张景岳在《景岳全书•呃逆》中述:“呃之大要,亦为三者而已,一曰寒呃,二曰热呃,三曰虚脱之呃”。

脾胃虚寒、情志不遂,正气亏虚等,或饮食不当,过食生冷、辛辣、过饱等均可引发呃逆。临床常见有:

0胃中寒冷

呃声沉缓有力,得热则减,得寒则甚,舌苔白润,脉迟缓。

0胃火上逆

呃声洪亮,连续有力,冲逆而出,口臭烦渴,面赤便秘,舌苔黄,脉滑数。

0气机郁滞

呃逆连声,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,胸肋满闷,脘腹胀满,嗳气,肠鸣矢气,苔薄白,脉弦。

0脾肾阳

呃声微弱,气不接续,面色苍白,手足不温,腰膝酸软无力,舌淡,脉沉细。

0胃阴不足

呃声急促而不连续,口舌干燥,烦渴不安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
总之,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,《景岳全书•呃逆》中也说:“然致呃之由,总由气逆”。故理气降逆为基本治法。

 

如何止住打嗝?

 

支招一:按压穴位,可调理三焦之气机,使经络通畅,胃气下降,达到缓解呃逆的作用。

1.翳风穴:

位于颈部,耳垂后方,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。

2.内关穴:

位于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绕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3.合谷穴:

在手背第1、2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是穴。

4.足三里穴

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下3寸,距胫骨前缘外一横中指。

5.耳中穴

此穴位于耳廓几何平面的中点上,因此又被称为支点,零点,临床上常用于调节人体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。呃逆独取此穴专攻和胃降逆,而奏调畅气机,宽胸利膈平呃之功。

 

支招二:缓解打嗝食疗方

1.百合麦冬羹

百合润肺降气,麦冬滋阴养胃,可以把百合和麦冬调配在一起,加上适当的猪肉熬成汤,来缓解打嗝。

做法:将百合(30克)、麦冬(15克)、猪瘦肉(50克)分别洗净,同置锅中。然后加水适量煲汤,加调味品即成。

2. 豆腐苦瓜汤

豆腐和苦瓜都可以清胃降火,给打嗝不止并伴有便秘的人食用效果比较好。

做法:豆腐切成小块,苦瓜洗净,切成薄片,在砂锅加水适量,用大、小火交替煲一小时,至瓜烂、豆腐熟,再加入调味品即可。

3. 雪梨红糖饮

雪梨比较滋润,红糖可以暖胃,红糖雪梨水香甜可口,还有中止打嗝的功效。

做法:挑选适量好的梨,洗净,连皮切碎,去核、籽,投入锅中,加适量水,用小火煮30分钟,捞出梨块不用,再加入红糖煮到糖全部融化时,即可饮用。

 

就医

 

呃逆持续或反复发作,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病症过程中,需进一步辨证施治或结合治疗其他疾病。

德阳第五医院中医馆

预约咨询电话:    0838-2304572    180161363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