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区分甲乙流,精准检测早应对
2025-11-03
近期气温波动频繁,甲型、乙型流感(以下简称“甲乙流”)进入高发期。不少市民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后,常混淆流感与普通感冒,延误诊疗。检验科作为病毒检测的“前哨”,特此科普甲乙流核心知识,助力大家科学应对。
检测数据来区分
很多人误以为“发烧就是感冒”,但甲乙流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远高于普通感冒。通过检验科的抗原检测或流感病毒核酸检测,能精准锁定病原体,以下是三者核心差异:
|
对比项 |
甲型流感 |
乙型流感 |
普通感冒 |
|
周发烧情况 |
突发高热(39-40℃) |
高热(38.5℃以上) |
多为低热 |
|
难受程度 |
肌肉酸痛 乏力明显 |
头痛 精神差 |
鼻塞 流涕为主 |
|
传染性 |
强(易大范围流行) |
较强(局部暴发) |
弱(多独自发病) |
|
检验科怎么查 |
抗原检测(30分钟出结果) |
同甲型流感 |
无需专项检测 |
这些情况建议检测
出现以下症状
建议及时到医院检验科进行甲乙流检测
1. 突发高热(体温≥38.5℃),伴随明显肌肉酸痛、头痛;
2. 家人、同事或同学中已有确诊甲乙流病例,自己出现相似症状;
3. 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,或出现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等加重表现。
预防
及时接种流感疫苗,尤其是老人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;
外出佩戴口罩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,回家后及时洗手;
若确诊甲乙流,需居家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,避免交叉感染。
这些秋季常见传染病虽各有特点,但都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。知晓它们的传播方式和症状表现,是我们有效预防和及时应对的基础,从而降低感染风险,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。早检测、早用药、早隔离,才能有效降低甲乙流传播风险。
上一条 :认识帕金森病:不只是“手抖”那么简单
客服热线:
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