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帕金森病:不只是“手抖”那么简单

2025-11-03

帕金森”不只是“手抖”那么简单

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主要影响中老年人,但它并非绝症,而是一种可防、可治的慢性病。它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大脑中一个叫“黑质”的区域里,生产多巴胺的神经元大量死亡。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,负责协调我们的身体运动。当多巴胺减少到一定水平,运动障碍等症状就出现了。

核心症状:“抖、僵、慢、倒”

帕金森病的症状可以概括为四大主征:

1. 静止性震颤(抖)

·最常见、最易识别的症状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。

·特点:在安静、放松状态下出现,比如手放在腿上时,手指会出现“搓丸样”或“数钞票样”的抖动。在活动时(如拿杯子)反而减轻或消失。

·注意:紧张、疲劳时会加重。

2. 肌肉僵直(僵)

·患者的肢体和躯干会变得很僵硬,活动时感觉像在“弯铅管”或有“齿轮样”的卡顿感。

·这会导致面部表情减少,显得“面具脸”;走路时手臂不会自然摆动。

3. 运动迟缓(慢)

·这是最核心的症状。表现为动作变得缓慢、费力。

·日常体现:走路步子变小、变慢(小碎步);起床、翻身困难;写字越写越小(“小写症”);说话声音单调、低沉。

4. 姿势平衡障碍(倒)

·通常在疾病中晚期出现。

·患者身体前倾,重心不稳,容易摔倒。转弯时尤其困难,需要走很多小步才能完成。

·走路时会出现“慌张步态”,即身体前倾,小步急速前进,像要追赶自己重心一样。

 

二、病因与高危人群

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·年龄: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年龄越大,风险越高。

·遗传:约有10%的患者有家族史。

·环境因素:长期接触某些农药、重金属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

·性别: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。

 

给患者和家属的实用建议

0坚持规范治疗:

帕金森病是慢性病,需要长期管理。切勿听信偏方、随意停药。

0注重康复锻炼:

·太极拳:对改善平衡能力有奇效。

·舞蹈(如探戈):有助于节奏感和协调性。

·大声朗读/唱歌:锻炼面部肌肉和肺活量。

·瑜伽、散步等温和的有氧运动。

0调整生活方式:

·饮食:多吃高纤维食物(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)预防便秘;保证充足水分;蛋白质可能影响左旋多巴吸收,可安排在晚餐集中摄入(具体需遵医嘱)。

·居家安全:移除家中地毯、杂物,安装扶手,保持通道畅通,预防摔倒。穿防滑、合脚的鞋子。

·心态积极: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,培养兴趣爱好,保持心情愉悦。

 

帕金森病是一个需要患者、家庭和医疗团队共同面对的长期挑战。虽然过程艰难,但通过“药物治疗+康复锻炼+心理支持+生活方式调整”的综合管理模式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,与疾病和平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