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请你重点预防这些疾病!

2021-09-08

1人感染禽流感

季节交替,气温逐渐下降,岁末年初是人感染禽流感的流行季节,德阳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。

症状: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,包括发热、咳嗽,可伴有头痛、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,也可以出现流涕、鼻塞、咽痛等。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,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
重点场所:活禽批发和有活禽销售的农贸市场。

重点人群:暴露于活禽或活禽市场中的人群,有基础性病患的年长者为高风险人群。

如何预防

   “三要” :接触禽鸟后、饭前便后要洗手;禽肉蛋类要充分煮熟后再食用;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喉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后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   “三不要”:不要吃病死禽类;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食品;不要直接接触活禽或在活禽档口食宿。

 

    2感染性腹泻

随着秋冬季节病毒性腹泻病例高峰来临,因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风险增高,学校及托幼机构、养老院、工厂等集体单位为暴发疫情高风险场所。

重点场所:托幼机构、学校、工厂、公司和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。

重点人群:幼托儿童、学生、工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。

    如何预防

勤洗手、喝开水、吃熟食,尤其是贝类海鲜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;

    勤锻炼,少去室内游乐场等人多且不通风的场所;

集体食堂厨工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要立即调离岗位,待症状消失3天后才可复工。

 

3流行性感冒

    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,流感活动水平将持续增强。学校、幼儿园、企事业单位、工厂等集体单位有发生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可能性。

症状:一般表现为突然起病,高热,可有畏寒、寒战,多伴头痛、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极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。

感染途径: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等飞沫方式传播。

重点场所:幼托机构、学校及养老机构。

    重点人群:儿童、学生、中老年人及孕妇。

    如何预防

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,要做好环境通风消毒和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,一旦出现疑似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健部门。

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,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;保持环境清洁,加强居室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。

易感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。

若出现发烧、咳嗽、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尽量居家休息,如症状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

 

    4水痘

    预计水痘在托幼儿童以及中小学生中仍以散发为主,但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将升高。

    症状:起病较急,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倦怠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前驱症状,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。

重点场所:中小学校。

    重点人群:中小学生及未有免疫史的人群。

    如何预防

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保持皮肤清洁;

保持环境清洁,加强居室课室通风换气;

水痘患者一定要隔离治疗;

未接种过疫苗或者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。

 

    5百日咳

    预计百日咳在学龄前儿童仍以散发为主,但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将升高。

症状:阵发性、痉挛性咳嗽,持续性咳嗽≥2周者。

重点场所:学校和托幼机构。

    重点人群:未有免疫史的人群。

如何预防

   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保持皮肤清洁;

保持环境清洁,加强居室课室通风换气;

7岁以下儿童及时接种疫苗。

    健康千万条,预防第一条

对于健康

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