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金森日特别关注:携手抗“帕”,守护健康

2024-04-12

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,2024年帕金森日的主题是“和谐共生,美好生活”。我们德阳第五医院神经内科借此机会,与您共同探讨这一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群的神经系统疾病——帕金森病。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读者对帕金森病有更全面、深入的理解,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,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活指导。

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

帕金森病(PD)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以静止性震颤、肌肉僵直、动作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约有600万帕金森病患者,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,患病率呈上升趋势。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已超过300万,成为世界上帕金森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。因此,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,早发现、早干预、科学管理至关重要。

帕金森病主要由于脑内黑质区域多巴胺神经元逐渐丧失,导致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分泌减少,从而引发上述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。除了运动症状外,帕金森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、睡眠障碍、情绪波动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等非运动症状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
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

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临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。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静止性震颤、肌肉僵硬、运动迟缓等症状,并通过特定的体位测试如“搓丸样”动作、面具脸、小步态等进行评估。此外,血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(如MRI、PET)有助于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,但并非确诊帕金森病的必要手段。最终诊断需由神经科医生综合判断。

 

帕金森治疗

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法根治,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,可以有效控制症状,延缓病情进展,提高生活质量。

药物治疗:多巴胺替代疗法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,如左旋多巴、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,旨在补充体内缺乏的多巴胺。其他药物如抗胆碱药、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。

手术治疗:对于药物疗效减退或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,可考虑深部脑刺激术(DBS),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大脑特定区域,改善运动症状。

康复训练:包括物理疗法、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,通过针对性的锻炼,维持关节活动度,改善步态、平衡能力,提升日常生活技能。

 

帕金森病的生活指导

 

一、饮食指导:均衡营养:保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,尤其注意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(如维生素E、C、β-胡萝卜素)的食物,如绿叶蔬菜、坚果、全谷类食物。

规律饮食: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,分餐制有利于药物吸收和症状控制。

水分充足:多饮水,预防便秘,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血压波动。

二、运动指导:有氧运动: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每周至少150分钟,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,缓解抑郁情绪。

力量训练:增强肌肉力量,改善姿势平衡,预防跌倒。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。

帕金森病特异性锻炼:如太极、瑜伽、舞蹈疗法等,有助于改善步态、协调性和灵活性。

三、心理指导:积极应对:保持乐观心态,正确认识疾病,积极参与社交活动,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。

心理疏导:如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,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。

帕金森病支持团体:加入患者互助组织,分享经验,互相鼓励,减轻孤独感。

 总结,帕金森病虽无法根治,但通过科学治疗与合理生活调整,患者完全可以实现长期带病生存,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。在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让我们携手抗“帕”,关爱帕金森病患者,传递希望与力量,共同守护他们的健康!

【温馨提示】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相关症状或疑虑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德阳第五医院神经内科,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与服务。

神经内科门诊:德阳第五医院门诊一楼诊室

坐诊专家:何倩副主任医师  联系电话:13508010958